昌吉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茜)北纬44度是世界公认的酿酒葡萄种植“黄金地带”,分布着全球知名的葡萄酒产区,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正处于这一黄金地带上。
天山北麓葡萄酒产业起步于1998年,由原新天国际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在玛纳斯县投资建设葡萄酒厂。历时20多年发展,昌吉州葡萄酒产业初具规模,形成了玛纳斯县、呼图壁县、昌吉市、阜康市绵延百余公里的葡萄酒产业带,成为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核心区。
葡萄酒版图上的“新势能”
千里天山,东西横亘。天山北麓酿酒葡萄种植区就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
葡萄酒的品质,七分靠种植,三分靠酿造。滋养葡萄的自然条件,被誉为葡萄酒的灵魂。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位于著名酒评家杰西斯·罗宾逊称为的“酿酒葡萄黄金纬线”上,即北纬44度,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塑造出这一天堂级葡萄酒产区。
年均3000小时的日照时间、富含砾石的弱碱性土壤、天山冰川融水灌溉和450—1000米的黄金海拔高度,让葡萄果皮酝酿出更丰富的花青素,给葡萄酒带来卓越的色泽和丰富的酚类物质。难怪世界葡萄酒大师约翰·萨尔维称,这里是原生态的“酿酒葡萄天堂”。独特的地理条件、气候类型、土壤结构造就了新疆葡萄酒的独特性和优秀品质,让昌吉州葡萄酒产业异军突起、高速发展。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西域葡萄酒的美名在历史上就远播四方。新疆葡萄酒历史距今已有2400余年,是中国公认的最早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地区。据《史记》记载:“大宛以葡萄酿酒,富人藏酒万石,久者数十年不败。”可见当地葡萄酒酿造的繁荣景象。
种种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天山北麓迸发出惊人的葡萄酒产能。资料显示,天山北麓产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11.6万亩,葡萄酒产能达到34.9万吨,占全疆的70%;葡萄酒企业达到38家,占全疆的40%;每年向疆内外供应葡萄原酒5.2万吨,是全国最大的葡萄原酒供应基地之一。
和产能可以比肩的,是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的卓越品质。中国第一枚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大金奖、金奖均出自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近年来,昌吉州葡萄酒产业深度“发酵”,产区培育了中信国安、印象戈壁、唐庭霞露等40余个葡萄酒品牌,有68个产品在国内外葡萄酒大赛中斩获300余项大奖,尼雅、西域等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伴随天山北麓产区在葡萄酒业界声名鹊起,中信国安葡萄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张裕巴保男爵酒庄有限公司和中粮长城葡萄酒(新疆)有限公司等国内龙头企业慕名而来。
“十四五”期间,昌吉州政策资源也积极向葡萄酒产业倾斜,把天山北麓产区建成葡萄酒产业集聚区。正如业内所言:中国葡萄酒看新疆,新疆葡萄酒看天山北麓。
打造葡萄酒的“昌吉名片”
近几年,昌吉州出台《关于加快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的意见》等多个政策性文件,成立天山北麓葡萄酒产业联盟,建成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3个省区级葡萄酒科研中心,助力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旨在把天山北麓产区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葡萄原酒供应基地和中高档葡萄酒产业集聚区。
昌吉州按照政府主导,大型酒企、酒庄及产业联盟多方参与的方式,构建集酿酒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旅游贸易等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联动持续发展模式,并以大型葡萄酒生产企业为龙头,以规范种植为基础,持续提高酿酒葡萄的种植技术,改进酿造工艺,提升葡萄酒品质,有力促进葡萄酒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今年,昌吉州成立了由基地建设小组、产业提升小组、品牌建设小组、文旅融合小组、市场开拓小组组成的葡萄酒产业发展专项工作专班,重点打造昌吉三工滩小产区、呼图壁黑洼山小产区、玛纳斯小产区3个小产区,新建酒庄20个以上。
4月,天山北麓葡萄酒产业联盟携旗下18家酒庄(企业),首次组成“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展团参加2021年成都糖酒会。4月6日,第十七届论道中国葡萄酒高峰论坛暨2019—2021年度榜单发布会成功举办,天山北麓葡萄酒产业联盟荣获年度优秀产区推广奖。
5月,昌吉州“三大产业”推介会在福州举行,重点推介馕产业、畜牧业和葡萄酒产业。现场举行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签约额达11.76亿元。
今年昌吉州新增酿酒葡萄种植面积1.3万亩。昌吉州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甘寿春介绍,目前,酿酒葡萄种植基地生产管理有序,苗木长势喜人,成活率达85%以上。
志在打造世界一流产区
夏蝉躲树内,树影随光长。初秋时节,位于玛纳斯小产区的香海酒庄,在暮色中亮起灯光。
走进玛纳斯县香海酒庄,融汇了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民居特色的新型上海石库门风格建筑跃然眼前。这是一座单体酒庄,具备年产优质酿酒葡萄、鲜食葡萄120吨和年生产成品酒100吨的能力,拥有一条成品包装生产线,初步形成生产纯正高端酒庄酒的能力。
香海酒庄是以葡萄种植、文化、旅游、餐饮、住宿、酿酒、采摘、购销为一体的庄园。负责人胡培林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是玛纳斯源源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2012年,他和家人去国外一家酒庄旅游度假,参观了葡萄采摘园、红酒展示厅,品尝了各类葡萄酒,那一次旅游让他久久难以忘怀。2014年,胡培林在玛纳斯县建起香海酒庄。
为提升酿酒葡萄品质,胡培林将亩产控制在500公斤左右,酿出的赤霞珠橡木桶窖藏干红葡萄酒获得2018年“一带一路”国际葡萄酒大赛大金奖。“酒庄酿的葡萄酒大部分销往上海,我想通过旅游带动葡萄酒产业发展,把香海酒庄打造成国内一流酒庄品牌。”胡培林说。
在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38家规模不同、风格迥异的酒庄酒企在世界范围内审视自身发展、用世界标准推动自我提升,同时又把国际范儿与中国风很好地结合起来,通过品种区域的布局、酿造技术的改进、管理方式的创新,提升酒色、香味、口感,形成独有风格。
行走在呼图壁县大唐西域酒庄,一股淡淡的葡萄酒香扑鼻而来。17年前,大唐西域酒庄落户这里。从栽下第一株葡萄苗的时候,酒庄就根据产区气候特点改变葡萄架的行向,以利于优质酿酒葡萄的生长,并革新葡萄架势、改变修剪模式、实行有机种植,只为生产“一瓶好酒”。
从品种引进、苗木繁育、葡萄园管理到酒庄建设、葡萄酒酿造,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都在向世界一流产区看齐。昌吉州把发展葡萄酒产业作为今后五年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坚持国际化视野、高端化定位,区域化布局、集约化提升,产业化推进、融合化发展,市场化机制、品牌化营销,数字化管理、智能化重塑,加快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