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蓬莱,有一座古朴的酒庄,推门而入,扑面而来的酒香让人陶醉。在这氤氲的酒香中,记者见到了国家级葡萄酒名誉评酒委员、烟台海市酒业总酿酒师、总经理杨贻功。
细心而质朴,是杨贻功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而在随后的交谈中,他更是用质朴的语言向记者展示了他热血的“酒味人生”。据了解,杨贻功从22岁开始与酒打交道,到现在54岁,与酒为伴32载,可以说,他的人生是有“酒味”的。

杨贻功回忆自己酿酒的初衷时说道:“我是地地道道的蓬莱人,对这片仙境大地有着深深的热爱和眷恋。蓬莱作为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这里有浓厚的葡萄酒文化氛围,因此对于酿酒我一直充满向往。我认为酿酒是一种很神圣的职业,不仅是把酿酒的技术传承发展,更是对酒文化的继承发扬。”说起酿酒,杨贻功显得很投入。杨贻功1988年刚毕业就应聘到蓬莱园艺场工作,初进工厂的他尝遍酸甜苦辣,从基层的工人开始做起,下车间、上基地,每一个岗位都曾有过他工作的身影。除此之外,杨贻功利用空闲时间不断加强学习,刻苦钻研,虚心向老职工请教,让他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葡萄酒生产工艺与技术的关键点。“与酒同俱进,酿酒即修行。人生在世,每时每刻都在修行自我”。而对于杨贻功而言,酿酒就是他最大的修行。他坚守岗位30多年,不断创新,刻苦钻研、精益求精,视红酒事业为自己的生命。“或许我无法言明初心,但是你绝对能看到我的用心。”在回忆自己做学徒的时光时,杨贻功表示,虽然那段时间很累,几乎没睡过什么好觉,但是他依旧觉得很幸福、很充实。因为每天都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每天都可以学到新知识。

在杨贻功看来,要想做出一款好酒,需要关注的细节是非常多的,不仅仅是酿造工艺要严谨,还要关注产品的设计,葡萄的种植,发酵原料的选择,发酵辅料的使用,发酵前期浸渍温度、时间、控氧情况,发酵旺盛期的温度、压帽等环节,是每一个酿酒师需要考虑和提升的。 在海市酒业,每个员工都知道,杨贻功有一双厉害的手,这双手在原酒的调配上令人称赞。比如几款特点不明显的葡萄酒,经过他的调配,却成为了非常出彩的作品。

努力终有收获,从蓬莱园艺场的一名车间工人到海市酒业独当一面的酿酒工程师,30多年的职业酿酒生涯,杨贻功在酿造、勾兑、品评等方面具有了丰富的经验,能够通过品尝、理化检查测定各种原酒、调味酒的用途。杨贻功参与酿造的产品屡获大奖,并先后获得国家一级酿酒师、国家一级品酒师,连续三届(15年)国家级评酒委员,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葡萄酒名誉评酒委员。
记者手记:
烟台海市葡萄酒有限公司创建于1997年,是一家专业的葡萄酒生产企业,同时进行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的开发与酿造。2013年,海市酒业投资建设沃族(蓬莱)葡萄酒有限公司,在“葡萄酒+旅游”的新形势发展理念指引下,致力于起泡酒葡萄酒的生产与研发。沃族酒庄推出独特的“葡酒旅游”,置身于澳洲风情小木屋,通过鲜食葡萄采摘、亲手酿造葡萄酒,让游客了解葡萄酒的酿造过程。2015年夏天,沃族酒庄购置的第一批蒸馏设备进行调试,并聘请有丰富蒸馏经验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能够自主蒸馏单一麦芽威士忌的酿酒企业。
记者 郭忠鑫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朱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