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喝葡萄酒的朋友可能都会有个疑问,为什么葡萄酒酒瓶的底部会有深窝呢?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特殊含义?难道越深的代表酒品质越好?
什么是“碹底”
关于葡萄酒瓶底部凹槽有一个专业的词汇,被称为“punt”,翻译过来叫“碹底”,关于碹底的起源,并没有完全的统一定论,最初是因为酒瓶全部都是由人工吹制完成的,所以底部无法做到完全的平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加酒瓶平放时的稳定性,所以才将酒瓶底部做成了凹陷状,虽说现在的生产工艺已经完全能做成平滑的底部,但是这个传统,却被红酒行业给保留了下来。
碹底的作用
对于碹底到底能有什么作用,行业内也是众说纷纭,但是流传最广的认识大概不外乎以下几点:
1、对于增加葡萄酒瓶结构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对于加固瓶身,尤其是能够承受起泡酒带来的高压。
2、葡萄酒在陈年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能聚集在碹底周围,这样在饮酒时,能够保持在瓶内,不污染上层的酒体。
3、再有就是在清洗酒瓶时,清水因撞击凹槽产生更大的冲击力,顺便能达到更好的清洁作用。
碹底是否与酒品质有关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葡萄酒品质的好坏,与酒瓶是否有碹底,以及碹底的深浅都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比如质量上乘、陈年潜力优秀的葡萄酒也不一定会选用带碹底的酒瓶。
在现代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低温结晶技术的帮助下,现代葡萄酒的澄清度已经有了显著的改善,所以碹底的深浅跟葡萄酒的品质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
对于葡萄酒的而言,葡萄酒的整体品质与自然条件,比如年份、葡萄的品质,以及酿酒技术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碹底,它只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和历史的记忆,碹底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对于爱酒者而言,鉴定一款酒品质好坏的方式就是品,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