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人自己做东西吃,大到占用小区花园种蔬菜,小到在自家花盆里养辣椒蒜苗,人人都希望吃到绿色安全无污染无农药残留的食品。有的家庭就连葡萄酒都要自己酿了,加上最近一些网站书籍,生活频道大量介绍自酿葡萄酒的放大,给大家造成一个意识,自己酿的葡萄酒是最健康安全的。可是我的表姐却把葡萄酒酿出了甲醛来!问了专业人士才知道,葡萄酒不是像他们介绍的那么简单。
第1:酿酒的时候一定要用“新鲜”葡萄。自酿的葡萄容易滋生霉菌,我们都知道葡萄酒的原材料是葡萄这一水果,葡萄自身就是一种容易腐坏的水果, 在常温下保存很容易产生霉变,而且新鲜度不高,也会滋生霉菌。我表姐就是把新鲜葡萄放了几天,才开始酿酒的,酿酒的时候也不仔细挑选出坏了的葡萄,怪不得酒变质。
第2:不要用塑料制品,不锈钢,铝制器皿做酿酒容器。葡萄酒在发酵的过程中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很多家里就地取材,废物利用,把塑料制品,不锈钢,铝制器皿等一些不稳定的材质的容器当酿酒容器,他们都很容易受到温度影响,分解出物质,要是和酒混在一起就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了。在酿葡萄酒的时候,最好要用玻璃器皿。
第3:自酿的葡萄酒容易产生甲醛和杂醇,国外的酒庄酿造葡萄酒的时候,都会精湛的除甲醛和杂醇油的工艺来做保障,所以很多人在自己家喝完葡萄酒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头痛,胸闷,拉肚子的状况。很有可能是中毒了。而且葡萄酒又不像白酒一样,会经过高温蒸馏,家庭酿酒很难做到封闭式的消毒,容易造成大肠杆菌超标。
第4:自酿葡萄酒时间、温度无法控制。很多家庭葡萄酒的温度都无法控制, 一般酿造一个月之后就开始食用了。而国外正常的白葡萄酒要3—4个月的时间才能发酵成功,红葡萄酒要1—2年的时间,并且发酵温度在18度左右(不能超过20度。)。自酿葡萄酒没有一条是达标的,就连最基本的时间和温度都不能保证。
我表姐自己酿葡萄酒的时候,上面的4条线都踩了,我喝了她酿的葡萄酒也闹了肚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以后还是自己买酒喝吧。朋友们,想自己酿酒的话,也要注意别碰这4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