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资源,独特的气候条件,决定了乌海市极具发展地域产品的潜力。当前,乌海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8337”重大战略,把葡萄产业作为乌海市打造我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和输出基地的重要内容,规划以机场路两侧区域为核心,到2020年在全市范围内建成葡萄种植基地10万亩,建成葡萄酒庄13座,最终形成集度假、娱乐、休闲及高档葡萄酒生产、葡萄酒文化、体验和传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郊特色生态纽带,并以多个别具风格的葡萄酒庄为依托,衍生出葡萄酒品鉴、葡萄采摘、农业休闲等观光旅游功能,围绕“绿色葡萄产业文化之乡”,做好特色农业大文章。
5000斤葡萄很快就卖完了
紫色的葡萄色泽艳丽,颗粒饱满;绿色的葡萄晶莹剔透,颗颗诱人……有的是玫瑰味儿,有的是甘甜味儿……在乌海市展厅,最受欢迎的,无疑是葡萄了,乌海市素有“葡萄之乡”的美誉,此次博览会上,乌海市主打葡萄和葡萄酒这两张王牌。参展的30家企业中,有22家企业带来了63种葡萄品种供人们品尝。
据乌海市农牧局副局长郑永军介绍,此次博览会,乌海市共有30家企业的124类产品参展,其中涉及葡萄的有22家63个品种,其他的产品有蔬菜、花卉、玉米、羊绒制品等。郑永军说:“拼羊绒制品,我们拼不过鄂尔多斯市和巴彦淖尔市,所以,此次我们主打葡萄和葡萄酒这两张王牌。”
据了解,博览会开始两天来,乌海市展厅共带来600多箱5000斤葡萄,每箱有的六七斤重,有的10斤重,每箱售价为150~200元,这样的价格也不便宜,但是,到记者采访时,葡萄已经只剩下1000多斤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乌海市展厅分成了4个展示区,其中葡萄展示区就占了很大的面积,63个葡萄品种被排成两排,每种都用保鲜膜包裹,很多人进了乌海市展厅,直奔葡萄展示区而来,刚品尝了几颗,就纷纷要求购买。到最后,有的人听到没货了后,竟然直接拿起展品就要购买,被工作人员拦住后,恳切地说:“再找找,看有没有了,真好吃。”
据了解,乌海市的葡萄好吃,一个主要原因是乌海市特殊的地里位置,它地处乌兰布和、库布齐沙漠边缘,位于北纬30~40度之间,干旱少雨,有效积温高,平均日温差较大,无霜期长,空气相对湿度低,冬季气温低,具有生产绿色、有机葡萄的良好条件。这一区域种植的葡萄病虫害极少,果实干物质积累多,所产葡萄含糖量高,酸甜适口,品质极佳。乌海市被国内的葡萄专家誉为“中国很有发展前途的葡萄栽培区”。
郑永军说,乌海市的葡萄不打农药,是真正的有机食品。此次参展的22家葡萄企业中,有11家通过了有机产品认证,葡萄酒企业也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
“乌海的葡萄不错”
在葡萄酒展示区,来自汉森公司、西口风公司、吉奥尼公司的大约35款葡萄酒一一陈列在搁架上,供众人免费品尝。在现场,记者品尝了吉奥尼公司生产的一款名为“玫瑰红”的葡萄酒,此款酒在白色的高脚杯中呈现褚红色,入口即可感觉到它淡淡的甜味,慢慢的由口进入到喉咙,又感觉到一种淡淡的酸味,整口酒下肚,嘴里弥漫着淡淡的酸甜味道。据介绍,这款葡萄酒是该公司的特色酒,半甜型,好入口,而且百搭,配合西餐、中餐都可以食用。但是,由于工艺流程复杂,且保存条件严格,每年的产量极少。
据了解,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乌海市的葡萄酒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的葡萄种植基地,由于乌海市的葡萄含糖量高,品质好,酿造出的葡萄酒质量自然属于上乘。目前,乌海市生产葡萄酒的企业就这3家,其中汉森公司生产的“汉森”牌葡萄酒享誉全国,该品牌已经成为全国驰名商标,该公司已经成为了国家龙头企业。根据乌海市政府总体规划,到2015年,即十二五末,乌海市将建成10个以上大小不同、风格各异的葡萄酒庄,形成葡萄酒庄集群。
据了解,在10月11日博览会开幕当天,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和自治区主席巴特尔等人在乌海市展厅,通过实物、展板、讲解等形式了解到乌海市今年以来农牧业的发展情况,在品尝了乌海市的葡萄和葡萄酒后,王君书记竖起大拇指说:“乌海的葡萄不错!”王君书记对乌海市葡萄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希望乌海市继续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打造绿色葡萄产业品牌,继续做大做强做精葡萄产业,全力打造中国西部区域有机葡萄与葡萄酒基地,为建设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做出新的贡献。
品葡萄赏书法
乌海市的葡萄和葡萄酒固然不错,但是,乌海市别出心裁,竟然把书法也拿到了博览会现场,成为此次博览会的独门景象。在展厅一角,几幅书法作品被高高悬挂,格外显眼。那苍劲有力的笔法,一看就知道是出自名家之手。
乌海市农牧业局产业化指导中心副主任王芳对记者说,乌海市除了有“煤城”“中国赏石城”等美誉外,还有“中国书法城”的美誉。这次,乌海市把自己特有的文化意蕴带到了博览会现场,让人们在品尝葡萄的同时,享受一次文化上的熏陶。博览会开幕当天,乌海市的书法家陈德胜先生也来到现场助阵。
据了解,乌海市的书法起源于矿工书法,如今,经过十几年的培育,乌海市不仅涌现出了刘朝侠、李贺年等书法名家,多人在国内外书法大赛中获奖,群众性习练书法的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在该市近50万人口中,常年坚持练习书法的爱好者就有近万人。
另外,在前来参展的企业中,还有生产黑土豆、水培花卉、绿壳鸡蛋、特色腌菜的企业,这些产品都受到了参展者的关注,虽然不及葡萄那么受欢迎,但是也取得了不错的口碑。
10月12日中午,在记者采访时,博览会现场已经没有多少参展者了,一些陆续路过的参展者在看到摆在过道边的大型水培花卉后,纷纷驻足,一位中年女士指着一瓶水培花卉问道:“多少钱了?我想买。”“已经预定出去了,没有了,全部卖光了。”王芳对她说。听到这样的答复后,这位女士的脸上露出了失望的神色。看到她的表情,王芳补充了一句:“我给你个厂家的电话吧,你和他们直接联系。”“太好了,太好了。”这位女士高兴地说。
形成完整的葡萄产业链
据了解,乌海市从1950年开始引进、试种葡萄。1985年,乌海市委、市政府作出大面积建设葡萄商品生产基地的决定。其后,不断加快和完善对葡萄产业的支持政策,2009年出台了《乌海市委、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2013年再次印发了《乌海市委、政府关于加快葡萄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葡萄产业做大做强,葡萄种植、收贮、流通、加工等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葡萄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多年来,乌海市委、市政府把葡萄产业确定为农业发展的主导、特色和优势产业,葡萄生产、加工、贮藏、流通链条不断延伸,呈现一、二、三产业相融互促的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了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乌海葡萄(酒)品牌。
目前,该市葡萄基地保有面积2.4万亩,葡萄种植、加工、贮藏、流通企业33家,葡萄酒生产能力2万多吨,保鲜能力10万余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