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葡萄酒网 - 葡萄酒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厂商动态 | 国际资讯 | 国内资讯 | 科技资讯 | 品酒文化 | 葡萄酒旅游 | 行业资讯 | 最新动态 | 政策法规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进口葡萄酒假乱差充斥中国 为何还有那么大利润
B.biz | 商业搜索

进口葡萄酒假乱差充斥中国 为何还有那么大利润

信息来源:poouoo.com   时间: 2012-09-07  浏览次数:961

    近年以来,国内葡萄酒业已经受到进口葡萄酒的强烈冲击,进口葡萄酒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从4.94%上升到11年的14.32%.我国葡萄酒行业2011年平均增速13%,而来自欧洲的进口葡萄酒增速却超过60%.今年8月,国内葡萄酒龙头企业张裕爆出"农残超标",继而引发国内葡萄酒的信任危机。进口葡萄酒趁势而上,而目前中秋临近,不少进口红酒商家更是纷纷投身促销大战。而实际上,在国内葡萄酒沦陷的同时,进口葡萄酒也并不清白。

    进口葡萄酒光环障眼 实际乱象丛生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7月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其中共有18批次的葡萄酒产品被退货或销毁,其中有8批次产品涉及铁超标,铜超标,山梨酸超标,总糖含量与酒型不符,干浸出物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等事物质量问题,另外10批次则涉及标签不合格和货证不符等问题。

    据红酒商会筹委会秘书长杨帆表态,不论进口酒国产酒、高档酒低档酒,其中都不乏假货。进口酒造假主要以高端酒和低端酒造假为主。

    高端酒造假以1982年拉菲最甚,造假者往往以三四千元的价格收购酒瓶,再装上类似但价格便宜得多的假酒。成本不超过2万元的假酒和正常进口含税价格的10万元的正品相较,利润空间可想而知。

    而低端进口酒造假主要是用灌装酒冒充原装酒,即将国外的散装酒运到国内进行灌装,甚至直接进行勾兑。

    同时,进口酒中"傍名牌"现象也极为严重。很多假拉菲会使用与拉菲相近的名字,如拉菲传奇、罗氏拉菲等,以混淆视听。

    除以上几种惯有作假方法外,进口葡萄酒的乱象还表现在保税区内分装冒充原瓶进口、注册空壳企业做假酒等。

    低价进口高价销售暴利难挡

    8月下旬,中国酒业协会向商务部递交申请,要求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葡萄酒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双反"调查。

    而在葡萄酒低价进口的同时,中国人却喝着世界上最贵的葡萄酒

    尽管进口葡萄酒流入我国市场后,经过电商介入价格已趋向透明,但传统营销渠道仍然占据着销售主流。据业内人士徐伟介绍,葡萄酒从进口商到零售商一般要转手三四次,而每次转手正常加价在30%上下,而大卖场的进场费、饭店的开瓶费也在直接拉高着进口葡萄酒的价格。

    以2010年桃红酒特级蜜思嘉为例,法国售价为10.5欧元(约合80元人民币),而中国网购价达到168元,市场价更高达300元上下。

    进口葡萄酒的暴利已经成为市场常态,低价销售反而会遭到消费者"不买账"的尴尬。以一年前的也买网为例,在其网站上销售的4500种进口红酒其中500种由于是从原产地直接采购,所以销售价比市场价低了不少,但销售情况却大爆冷门。

    第一农经认为,进口葡萄酒尽管在存在诸多乱象的同时还能安然坐享暴利,根本原因就在于国内频繁出问题的是国内葡萄酒企业本身,而进口葡萄酒的品牌品质依旧强悍,树大招风,其他不法厂家的"傍名牌"行为与品牌本身并无实际相关,故而消费者对进口品牌的信赖度依旧不减。而一贯以高价定位的进口葡萄酒在被食品质量问题吓怕了的中国消费者面前,也是品质的保证。由此来看,进口葡萄酒的风靡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而要想提振国内葡萄酒行业,靠砸酒的"英雄主义"行为也是决计行不通的,练好质量内功、建立真正强大品牌才是正道。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葡萄酒网证实,仅供您参考